上海6月将迎一波土拍潮,房价会迎来变数吗?
当北京、深圳、杭州等诸多城市都在3、4月份开始土地集中拍卖,并且市场反响热烈时,上海却一直没有动静。上海何时土拍?整个市场翘首以待。
近期,上海版土地集中出让消息公布:最快会在6月18日开拍。上海土地市场官网连续发布4条《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》,公告中包含住宅、商办、租赁住房等地块,总计56幅。其中含普通住房用地共28幅,起拍总价约700亿元。
一次性推出如此大供应量的土地,市场既有期待,也不免迎来担忧。期待的是上海土地市场久旱逢甘霖,担忧的是土地市场万一过热,房价是否也会迎来变数?会不会引发新一轮调控?
期待之下,上海土地市场将何去何从?
迄今为止,上海上半年几乎没有出让多少地块,市场处于饥渴中。当三线、四线城市都在频繁升级调控政策的时候,政策洼地被填平。相比之下,一线城市拥有相当强的活力,在新的开盘规则下,绝大部分楼盘认筹率超过100%。甚至当不少楼盘“劝退”低分买家或者不是全款的客户时,仍然出现一定比例触发“积分制”的网红盘。
虽然一、二线城市新盘入市价格被限,但是不妨碍整体价格缓步上行。4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出现加速上行。

(图片仅为示意)
上海市场对土拍的期待,一方面是市场热销,去库存之后需要补库存,补库存需要及时购入土地。另一方面,今年以来,上海住宅用地几乎没有开闸,上半年就等这一波了。尤其是北京、广州等城市已经开始了土地集中出让,从这些城市土地市场结果来看,房企购地热情相当高:北京多幅地块开拍后就触及价格上限,苏州拍地多个房企加快注册“马甲”。
市场的担忧可能也源于此,尽管为防止土地市场过热,有城市想到限价,但从房企的实际行动可以看出,土地市场还是处于高温中。房企会逆向思维,土地有了涨停板,不必像以前那样竞高价,为何不参与?这种高亢的情绪可能引来进一步的调控升级。
同时,为了控制地价,政府还会出台多种措施,比如自持比例、配建比例。为保证利润,房企会严控成本,这对房屋质量产生压力。最近几年有关房屋质量维权的案例不在少数,业主也会有此方面担忧。
场面虽热,价格可控
上海是全国的上海,有多少房企想进入,因此预计土拍场面一定会比较热闹。参与的房企多,竞争自然越激烈。尤其是当其他城市土地拍卖进入尾声甚至结束时,房企可以调动资金屯兵上海。
当然,为了防止出现土地价格飙升,上海版的土地集中出让还是想了很多的技术手段。比如,土地价格设定“涨停板”,最高不超过起拍价格10%。当进入“一次性报价”阶段时,报价最接近平均价格的房企是第一顺位竞买人。这和以往价高者得有很大不同,需要房企做更精细的功课,对土地的估价最接近市场价。

(图片仅为示意)
另外,本次明确“房、地价联动”,每块土地都明确告知房企周边的房价,并且会附在土地出让合同内。以前虽然也推行房地价联动,但这次做了更透明,更精细。这招其实放眼的是未来1年到1年半时间的房价,既向市场发出信号“新房价格未来水平会有多高”,同时也让房企心中有底,不要盲目拍地,否则高企的土地成本会吞噬利润。
我们要对楼市调控政策有信心。好比此前是连续37度的天气,突然之间下场雨,可能大家对降温感受不强,但是连续多场雨后,温度必会下来。同样,一场土拍缓解不了此前的高温。一旦多场土拍进行下来后,房企资金可能跟不上,市场也就到降温的时候了。
谁来拿地?
在此,大卢也大胆预测下上海土拍的结果。从趋势来看,市场分化难以避免。
70%以上土地或被大房企承包
大房企资金实力强,可以参与的拍卖场次多,很大可能,70%以上的土地会被大房企或者国企、央企包揽。
中小房企拿下冷门土地
在集中出让背景下,房企再大、资金实力再强,在那么多城市、那么多土地拍卖过后,再大量参与上海土地拍卖,还是会感到一定资金压力。因此不是所有土地都会有大房企扎堆的情况,一些质地一般和冷门的土地不排除由中小房企拿下的可能。
一听就懂的房地产知识课程!
让地产小白摇身一变成专家!
上海中原地产仅为地产中介代理服务商,文中若所涉及政策法律法规都来自各大官方媒体发布,但不能保证有调整或改动,一切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描述以政府机构最终公布为准。
